前台客服
扫一扫

扫一扫加我

返回顶部

方孝孺之仁义抑或迂腐?

高压是专制的法宝,忽悠是魔鬼的秘籍。中国历史上的法律自古就有“株连”一说:一人犯法,全家(全族)遭殃。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。封建统治阶级这样做的目的,无非就是为了增加法律的威慑力。过去,我们只听说过“灭九族”的酷刑,有史以来,“灭十族”也是有的,明朝初期的方孝孺就是被灭十族的。 说到方孝孺,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大多心情都会有点沉重。“读书种子”这一美誉就是因之而起的,为人们所喜闻乐见。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、机警敏捷,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,为同辈人所推崇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,明太祖朱元璋去世,由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即位,称为惠帝,惠帝遵照太祖遗训,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,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,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。 方孝孺是大知识分子,并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知识分子代表。学成文武艺,货卖帝王家。学而优则仕。方孝孺也是如此。成年成名后的方孝孺投靠到了明朝官家,一门子忠君爱国,满脑子仁义道德,这成了方孝孺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。 公元1402年5月,燕王朱棣即位后,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,投降燕王。朱棣请“读书种子”、第一大儒方孝孺为他起草登基公告。朱棣这样做,意思当然很明显:想借前朝有威望的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求个“名正言顺”的说法。可是,思想正统、极端忠于前皇的方孝孺拒绝了朱棣的请求。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从而惹怒朱棣,被朱棣灭了十族(传统的九族外加学生弟子),共计873人。 方孝孺就是这么倔强的脾气,为了自己的主张、为了自己的信仰,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。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,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。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,明成祖不听,终于把他灭十族。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,皇家唯我独尊,这是明成祖为了立威,就是要毁灭方孝孺的思想,给天下读书人一点颜色看的。所以以后明朝200年,再难出政治思想家。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,与欧洲差别不是很大,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,这可能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。 方孝孺所尊崇的思想,无非就是忠于君王朝庭,到底这个君王朝庭正义与否,对与不对,他是不管的。方孝孺信奉从一而终,决不改弦更张。认死理,不服软。这是愚忠,这是方孝孺的个性。 知识不等于智慧。“刘项从来不读书”。饱读圣贤书,浸透忠义节。方孝孺的学问文章应该是了得的。但其处世处事又是矛盾存疑的。在其所服务的主子朱允炆遭受朱棣的围攻时,他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计策来出面解决危难之局,相反,所出的主意反而将朱允炆害死了,可谓是添乱帮倒忙。 在朱棣大局已定时,方孝孺并没有看清大势,还在独自挺立,你个人挺身而出也就好了,杀身成仁取义成仁都行,可是终究要被活捉,最终还有意去激怒朱棣,连带将一家老小近千人送了命。这不是你个人的气节的胜利,这更是一家人的悲哀。 朱棣在面对方孝孺的犟牛劲时,也是蛮干思想,充分发扬了专制帝王的冷酷血腥残暴,不把别人当人,不尊重生命,不敬畏生命,这是专制统治的最明显的标致和秉性。 近代史学家蔡东藩有言:“方孝孺一迂儒耳,观其为建文立谋,无一可用,亦无一成功。至拒绝草诏,犹不失为忠臣,然一死已足谢故主,何必激动燕王之怒,以致夷及十族,试问此十族之中,有何仇怨,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?” 知识改变命运。不论改朝换代,沧海桑田,读书求知永远是人间正道。但要当心的是,读书求知,更是要学会审时度势,不然,知识多了也是无用的,甚至是害人的,害自己,也害别人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-11-19

邵阳法律咨询律师事务所(www.tieqiaolawyer.com/falvzixun)提供邵阳市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


标签:

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无法查证出处,我们只做学习使用,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